余姚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意见
发布日期:2021-11-22  09:03访问次数:字体:[ ]

2021年7月30日,余姚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2020年度余姚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关于余姚市2021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关于2021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关于余姚市2021年上半年2000万元及以上政府投资项目计划完成和调整情况的报告、关于余姚市2020年度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情况的报告、关于余姚市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情况的报告,审议了关于2020年度城乡规划实施情况的报告。根据会议审议情况,并经主任会议讨论后,形成如下审议意见。

一、关于2020年余姚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

会议认为,市政府及审计部门加大政府财政资金和投资项目审计力度,强化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为规范预算管理、维护财经纪律、保障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针对审计工作报告中反映的问题。建议市政府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加强审计问题整改落实。要强化审计整改工作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清单制度,实行整改挂销号管理,及时向审计部门反馈整改落实结果,对整改不力、屡审屡不改的单位,按规定提请有关部门约谈并进行通报,不断提高审计整改严肃性,杜绝屡审屡犯现象。

(二)强化审计结果的运用。要进一步健全工作协同机制,把审计监督与纪律检查、追责问责结合起来,把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作为考核干部、政策调整、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加大审计结果及其整改情况信息的公开力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三)健全内部审计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内部审计职责,充实内部审计力量,加强对审计对象在财政财务收支和有关经济活动的审计和监督,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纠错防弊和提升资金绩效方面的作用。

会议期间,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上年度审计工作报告中反映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了满意度测评,常委会组成人员实际参会投票40人,其中满意39 票,基本满意 1票,不满意 0 票,满意率为97.5%。

二、关于余姚市2021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会议认为,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经济运行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呈现高质量发展良好态势。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为此,建议市政府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高质量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先行和共同富裕示范先行地建设,推动数字经济提质倍增、科技产业创新引领和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要高度重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风险、困难和问题,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加强动态指标监测,注重质效提升、结构调整和民生改善,确保“十四五”规划开好局。

(二)高水平推动民生事业发展。聚焦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地,全力稳定就业形势,强化民生兜底保障,提升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质量,优化城乡面貌,切实把民生实事办实、办好,让老百姓尽快得到实惠、享受成果。

(三)高标准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要进一步强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科学规划国土空间、产业布局,整合土地资源,落实惠企政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要深化数字化改革和“放管服”改革,尽快建成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和政务环境。

三、关于2021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

会议认为,市政府及财政部门认真落实年度预算任务,规范财政收支管理,促进了经济平稳运行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针对当前我市面临的财政形势,建议市政府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做好开源节流文章。要继续加强税收征管,努力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注重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保基金的征收管理工作,缓解社保基金压力。要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强化预算管理,提高预算准确度,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到刀刃上。

(二)做好绩效管理文章。要持续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尽快出台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相关制度办法,加快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强化预算执行,加强对政府购买服务工作的监督。加强对政府债券资金项目监管,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进度和绩效。严禁违规举债,有效防范债务风险。

(三)做好财政保障文章。要继续落实落细各级减税降费政策,加大对民营经济扶持力度,着力推动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持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重点项目、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和民生实事的保障力度,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四、关于余姚市2021年上半年2000万元及以上政府投资项目计划完成和调整情况

会议认为,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完善项目管理机制,加大项目推进力度,为提升城市功能、增强服务供给、改善社会民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个别项目在进度、监管、机制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议市政府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加强项目科学谋划。要坚持系统思维,强化项目决策管理,聚焦公共领域短板弱项,系统谋划水利、交通、卫生和老旧小区改造等一批民生实事项目。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库的动态管理,为今后充分遴选、快速申报政府投资项目打好基础。

(二)加快项目实施进度。要做深做实项目前期工作,抓好政策处理清零工作,细化要素保障,积极筹措资金,确保项目快速推进。对尚未开工和进度明显滞后的项目,要落实主体责任,强化部门协同,及时通报情况,切实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难点阻点,确保项目如期完成。

(三)加大项目监管力度。要完善督查考核机制,督促相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落实各环节监督措施,加强项目绩效目标考核,加大奖励问责力度。同时要督促项目单位规范合同管理、工程变更和超概算审核等基础工作,抓紧办理项目竣工决算手续,进一步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绩效。

五、关于余姚市2020年度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情况

会议认为,近年来,经过市政府和市国资办等有关部门共同努力,我市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较好保障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但依然存在国有经营性资产比例不高、市场化经营机制尚未健全、资产使用效益不高,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等问题。建议市政府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深化国企改革,推进企业转型升级。要持续推进国有企业市场化转型,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国有资本集中度和使用效率。

(二)优化管理职能,提升国资监管水平。要创新监管方式和手段,按照现代企业治理机制和管理制度,强化国有企业市场主体地位,运用法治化、市场化思维,构建国有企业数字化管理平台,优化监管流程、提高监管效率,为国有企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三)强化资本运作,提升国企经营能力。发挥国有企业优势,通过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引进战略新兴产业,拓宽国有资产经营渠道。要完善国有企业薪酬考核机制,建立起与经营业绩相挂钩的薪酬分配体系。要坚守底线,通过有效举措,推进国有企业债务化解,防范债务风险。

六、关于余姚市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情况

会议认为,近年来,市政府高度重视工业智能化改造工作,大力探索构建“产业、应用、创新、服务”四位一体的智能制造生态圈,有力推进我市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但在政策力度、基础支撑、服务环境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建议市政府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要注重分类指导。严格落实工业智能化改造倍增计划,注重分类指导,实施“一企一策”,稳步有序推进传统制造业“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行动,巩固智能化改造“余姚模式”,进一步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二)要加强要素保障。统筹财政补助、金融扶持、人才培育等政策措施,注重定向激励,做精特色细分产业平台,深入推进5G网络、工业互联、数据中心等新基建建设,做强行业产业“大脑”。完善对企服务机制,进一步增强政策精准度、审批透明度、兑现满意度,以优质高效服务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三)要强化示范引领。积极宣传智能化改造领域典型标杆,多层次、多途径推进智能化改造应用,建设一批可看可学可复制的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扶持 壮大智能制造工程服务公司,为企业提供免费咨询与诊断服务,降低企业智能化改造的技术门槛和成本,全面提升企业智能化改造水平。

七、关于2020年度城乡规划实施情况

会议认为,市政府以及资规等部门认真贯彻城乡规划相关法律法规,切实加强规划编制、实施和管理等工作,较好发挥了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引领约束作用。同时,针对城乡规划实施过程中的一些短板和不足,提出如下建议:

(一)强化规划的前瞻性。要紧密结合“十四五”规划规划和城市发展定位,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持续优化各类资源要素布局与空间结构,确保规划符合未来发展、民生、生态的需要。

(二)强化规划的严肃性。要加强规划全周期管理,加快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平台,不断强化规划的刚性约束。要以制度建设为引领,从严规范规划的修改和调整,进一步推动规划刚性落地。

(三)强化规划的民生性。要注重城市有机更新与相关规划编制实施的衔接和协调,统筹谋划和协同推进重点区块开发和公共设施配套,充分保障在教育、文化、医疗、养老、体育、休闲等方面的空间供给,不断提升城市的承载力和宜居度。

(四)强化规划的文化性。要深化城市设计和形象研究,加强城市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的规划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山水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要加强对“三名”规划实施情况的检查评估,进一步加大历史文化的保护力度。

 

                                                                                                                 余姚市人大常委会

                                                                                                                 2021年8月5日